五月的寧夏西吉縣吉強鎮龍王壩村,藍天白云,綠樹環繞,梯田層疊,好一幅風景如畫的田園風光。沿著整潔的村道一路走來,標有“龍王壩村”字樣的火紅燈籠錯落有致地掛在樹上,山腰間別具特色的窯洞客房一字排開,灰色墻體上一行文字頗吸引人:即使沒有春風萬里,我也在這里等你!
五月的龍王壩村,天藍云白,綠樹環繞,梯田層疊,好一幅風景如畫的田園風光。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攝
龍王壩村黨支部副書記焦建鵬。寧夏新聞網記者 蘇萊曼穆海買提/攝
坐落在六盤山腳下的龍王壩村,位于火石寨國家地質森林公園、黨家岔震湖及將臺堡紅軍長征勝利會師地三大景點之間,距離西吉縣城8公里,北接309國道,南連西三公路,便利的交通為龍王壩發展休閑旅游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五月的龍王壩村,藍天白云,綠樹環繞,梯田層疊,好一幅風景如畫的田園風光。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攝
曾經的龍王壩村,最大的特色就是窮。半山腰上種啥啥不成,放眼只有望不盡的蒼涼。村里坑洼不平的山道一遇大雨連牛馬都過不去,村里人均純收入一度在3000元以下。村里的年輕人把“逃離”當作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留守老人和兒童逐年增多,本來貧瘠的土地更加荒廢。
改變發生在2013年。經過近十年的退耕還林,龍王壩村的山地上開始變得草木茂盛,尤其是春天,老人們在山上種的山毛桃逐漸開花,3月底4月初的龍王壩村儼然一副世外桃源。此時,返鄉創業的焦建鵬看準了家鄉山地的景觀資源,在村子里面創辦了西吉縣心雨林下產業合作社,依托本地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以“農村變景區、農民變導游、民房變客房、產品變禮品”為發展思路,以互聯網電商為平臺、以金融扶貧為抓手,創新發展鄉村脫貧模式,帶領村民發展林下經濟、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徹底改變了這個小山村貧窮落后的面貌。
龍王壩村窯洞賓館。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攝
“剛開始大家都不相信,還有村民說:‘你把路修這么寬,還占了我家地,要開飛機嗎?’大家覺得我們祖輩都是靠天吃飯,你做休閑農業、做民宿跟我們沒多大關系,而且我們家就這個條件,不可能去做民宿?!蔽骷h吉強鎮龍王壩村黨支部副書記焦建鵬告訴記者,龍王壩的成績就是為大家樹立了一個可信的榜樣,“我先改造自家做民宿,鄰居看到效果還不錯就跟著一起做,慢慢就發展了起來。以前村里很少看到汽車,現在房車都停到了村民家門口?!?/p>
如今的龍王壩今非昔比:很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剛畢業的大學生也加入了焦建鵬的團隊,村民們的生活在點點滴滴中發生了變化。截至目前,龍王壩村整合投資1.3億元建成了百畝梯田高山觀光溫室果蔬園、千畝油用牡丹基地、萬羽生態雞基地、農家餐飲中心、民宿一條街、滑雪場、窯洞賓館、大型會議培訓室、山毛桃生態觀光園、兒童游樂園、鄉村科技館等,形成了傳統三合院、多種風格特色民居并存的美麗鄉村風貌。
村民謝阿姨在窯洞賓館務工已經7年了,每月收入2000多元,守著家門致富?!耙郧皼]有工作,家里生活很困難。后來村里開始發展鄉村旅游,我就在窯洞賓館做保潔工作,我的兩個孩子也在這里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了!”在龍王壩人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龍王壩村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收入近2000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
好一幅風景如畫的田園風光。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攝
隨著龍王壩休閑農業的不斷發展,2014年至今分別獲得了“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最美鄉村游模范村”“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國家級星創天地”“中國第四批美麗宜居鄉村”“寧夏十大特色產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2017年被選為央視全國農民春晚和鄉村大世界欄目的拍攝地,在吸引成千上萬游客前來休閑度假的同時,也讓村里12000畝土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村子實現了脫貧摘帽,人氣也越來越旺,走出了一條“南部山區落后村莊”變“宜居宜游宜商美麗鄉村”的農村脫貧致富發展新路子。
策劃:于 ?!≠R璐璐
統籌:楊 洲
執行:祁瀛濤 蘇萊曼穆海買提 王雪玲 張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