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儀表這個名字,相信很多寧夏人都聽過。
但你知道嗎,今年上半年以來,吳忠儀表探索總結加工工藝50多項,球芯技術指標達到了無泄漏級,為多個國際知名企業配套加工球芯,在國內煉油加氫裝置、煤化工裝置、油氣儲運等領域全面替代了進口。相比1959年落戶寧夏時僅有161名職工、4.16萬元固定資產,到今天同國際一流企業同臺競技,吳忠儀表,儼然已經成為我區的“隱形冠軍”。
所謂“隱形冠軍”,是德國著名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定義的那些在產品質量、種類和技術等方面具有獨特競爭力和一定市場壟斷性的中小型企業。依據此界定再來看吳忠儀表,無疑毫不意外地具備了成為隱形冠軍的標準——扎根寧夏60年,專注控制閥生產,以專而精的優勢,成為了行業內的領跑者。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發展產業從來不是一件易事,不僅要考慮市場的發展動態,也要考慮政策環境的變化。而一個企業只要能專注于技術研發,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技術,就能有“穩坐釣魚臺”的底氣,就能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反觀現實,一些企業之所以錯失發展的良機,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缺乏一種攻堅克難的勇氣。有的企業面對經濟不景氣,發展稍不如意便心生退意;有的將發展的重點放在了追求短期利益上,忽視產品質量;有的則稍有風吹草動就改弦易轍,甚至拋開自身經營多年的產業而盲目跟風新項目……
不顧自身發展實際,盲目上項目、換項目,不僅花了不少精力,也很難有好的成績,這樣的選擇無異于“狗熊掰玉米”,最后只能空手而歸。如若這些企業都像吳忠儀表一樣,以成為“隱形冠軍”為目標,多一份定力,多謀求一份“實歸”,在細分領域持續深耕細作、不斷創新贏得競爭優勢上下功夫,必定能憑借一方面的突出成績,成為本行業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翹楚。
這也告訴我們,在寧夏整體產業發展質量不高,產品創新力和品牌影響力都不足的情況下,要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單靠一家企業不行,單靠一個行業也不行,而是要培養出更多具有關鍵技術及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隱形冠軍”,借此發揮對地方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這是我區所欠缺的,但這也正是我們這種經濟欠發達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突破口和捷徑。
那么,如何打造一批優質的“隱形冠軍”企業?政策扶持就是有力的導向。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為中小企業推動專精特新行業強筋健骨,解決后顧之憂、創造良好空間。企業帶頭人作為引領企業發展走向的關鍵人物,也應當有專注而清晰的市場定位以及高度的國際化視野,能夠帶領整個企業不斷摸索、不斷創新。雙管齊下、內外用力,又何愁“隱形冠軍”不蓬勃而生?
一個企業只要能專注于技術研發,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技術,就能有“穩坐釣魚臺”的底氣。(宮煒煒)
漫畫 何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