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寧夏日報今起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欄目下開設子欄目“加油干·迎春歸”,圍繞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生產穩增長、商貿流通、財政稅收、投資、外貿、融資等主題,精選行業標桿,以小見大展現我區經濟運行基本面呈現的新氣象、融入新發展格局邁出的新步伐、加快先行區建設實現的新突破、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新成效、人民群眾幸福感得到的新提升。
綠茵場,是卡塔爾世界杯直播的焦點“背景板”。環抱漫長的海岸線,卻缺乏淡水資源,在熱帶沙漠氣候的冬季,如何保持體育場草坪長青?
對此,位于寧夏中部干旱帶的一家企業,通過對寧夏大學的技術轉化,啟動生產并提供設備和解決方案。12月以來,在同心縣興隆鄉,寧夏多源鑫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線忙碌“在線”,在這里下線的“地下滲灌管”,可幫助水分精準可控滲入土壤,提供植物和作物生長所需。
在競爭性市場中,供給和需求的相對稀缺性,決定了商品的價格和產量。在寧夏,荒漠化、鹽堿地曾被認為是發展劣勢,而在長期治理修復的過程中,寧夏卻由此形成了解題思路,研發出“稀缺”技術和產品,并實現技術輸出。
“沒有過人之處,想到國外攬生意很難,要在沙漠、鹽堿、缺水等交織的困境中種出優質草坪,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支撐?!鄙頌榻逃恐邪⒑祬^特色資源與環境治理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寧夏旱區資源評價與環境調控重點實驗室主任的孫兆軍說。技術支撐,即孫兆軍團隊依托“智能風光互補節水灌溉”新技術成果發明的“智能控制地下滲管”。為什么要從地上轉入地下作業?孫兆軍解釋,傳統地面灌溉容易加重土地的鹽堿化“癥狀”,另辟蹊徑的“地下滲灌”成為這一技術的關鍵突破。
蒸發量大、土地鹽堿化……相似的自然特質讓卡塔爾和寧夏有了技術合作基礎。這不僅是一條灌溉管道,也是一條技術輸出“管道”——沿著“一帶一路”科技協作,從寧夏通往卡塔爾,服務于建在海邊的體育場的草坪養護。
2020年8月,寧夏大學、卡塔爾NAAAS集團、華新國聯(北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三方代表就“美麗多哈”項目合作事宜簽署協議。為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保證項目進度,根據協議,寧夏大學與寧夏多源鑫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技術轉化協議,委托該公司啟動生產,并與卡方合作組織應用。
不僅在草坪深處,企業內功也在細分領域的深處。在科技部門、科研院所支持下,該企業掌握關鍵技術和服務,產品走出國門,提供綠色高效、低成本的灌溉解決方案。同時,企業還帶動了本地就業,讓周邊群眾實現了產業工人的身份轉換——這亦是在鄉村振興中,對當地的一種“灌溉”和產業潤澤。
另一種“灌溉”也在推進。我區不斷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滋養市場“土壤”,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需求引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凹夹g創新,不僅是科研團隊攻關的成果,也轉化為企業‘走出去’的自信和底氣,我們將繼續在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上下功夫,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睂O兆軍說。(記者 毛雪皎)
記者手記
攜手溫熱之冬 共赴希望之春
記者 毛雪皎
或許企業和人一樣,在逆境中形成成長的“竹節”,磨煉忍冬迎春的韌性。
疫情之下,企業普遍面臨更具挑戰的“生存模式”。原材料上漲、成本升高、需求萎縮……但目標市場的核心需求始終存在。
翻閱連日來的新聞,《寧夏神州輪胎破解多項“卡脖子”技術難題》《寧夏小牛自動化入選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共享3D打?。呵髮G缶A得市場話語權》……
在我區,不論是“專精特新”企業,還是“單項冠軍”“隱形冠軍”,憑利劍出鞘,以創新突圍,為實現關鍵技術和產品進口替代、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支撐。
在凜冬,更能深切感受到暖意的來源。
暖意,源自企業創新突破的“求生欲”。于順境時,創新或許是錦上添花的助推力;在逆境里,創新很可能是絕處逢生的內生動力。如果企業能實現“逆生長”,必然離不開“順勢而為”。以“專精特新”所長,在所處行業中提供解決問題能力和方案的“最優解”,或許就是逆勢而上的核心品質。
暖意,來自“政府之手”的扶持。
企業,是我區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自治區黨委、政府持續給予更系統、針對性更強的政策安排,出臺“穩保促50條”“穩經濟保民生45條”等,各部門綜合施策推出各項“服務包”,釋放政策暖意,呵護市場主體,強健發展韌性,培育活力“因子”,著力穩住經濟大盤,全力打好全年“收官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