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剛
陳永剛泥塑作品。
泥塑作品。
“防疫人員太辛苦了,我想用泥塑的方式,將他們的事跡記錄下來?!苯?,紅寺堡泥塑藝人陳永剛制作了一組防疫題材泥塑作品,他用這樣的方式,向醫護人員致敬,也希望傳統泥塑手藝,能夠不斷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
一組作品里的致敬
一個個“穿”著防護服的泥塑小人,動作和神態都很傳神,有些背著消毒噴霧器,好像正在仔細檢查每一個角落,噴霧消殺;有的拿著測溫槍正在測溫……陳永剛說,疫情防護中,醫護人員作出了太多貢獻,他想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
陳永剛從小喜歡泥塑,不過那時候沒有真正接觸過,但藝術的種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種下了?!拔液芟矚g畫畫,小時候就經常畫,而且畫得也有幾分傳神?!边@份熱愛一直伴隨著他長大成人,直到1995年,陳永剛真正接觸到泥塑?!拔疫€在老家隆德縣的時候,有次看見一個做泥塑的人,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路也走不動了,就在他跟前呆呆地看了好久?!眱簳r的熱愛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了,他決定做泥塑?!爱敃r我還在外邊打工呢,但是看到泥塑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有了新的方向,那種興奮是不由自主的,太激動、太喜歡了?!睍r至今日,他還記得當時的那一幕,還記得當時自己內心的感覺。
陳永剛幾經輾轉,最后拜了甘肅省平涼市的一位泥塑師傅為師,開始跟著他學習泥塑??粗每?,而且制作時似乎也沒啥難度,但真正做起來,他才知道其中有那么多的門門道道,結構有那么復雜?!澳嗨苁俏覈耖g很古老的一門藝術,所以不論多難學,我也要學會,并且為它的發展貢獻力量?!标愑绖傉f,這是他最熱愛的一門手藝,他希望自己能夠為之付出努力。
傳神最為難得
泥塑的第一步是選泥,陳永剛說,選泥要選紅土,回來后用篩子篩出很細的土,再澆水和泥?!昂Y土的時候,要把大顆粒的挑揀出來,大一點的沙子,也挑揀出來?!标愑绖傉f,這是為了避免作品表面粗糙。第二步就是煉泥了,為了讓泥有更好的黏性,減少開裂,他還會在紅土里加入棉花。加入棉花后不斷捶打,小塊的泥需要捶打一兩個小時,大塊的可能要捶打三四個小時,等到泥被捶打得不沾手,光滑,又有質感的時候,泥料就捶打完成了。而這種“質感”,需要手藝人用經驗去把握。他說,當初師傅教給他泥塑手藝的時候,也是這么告訴他的。這么多年來,對于做什么造型,需要什么樣的泥,他心里有一本賬,但這些全都是經驗性的東西,沒有固定章法,只有在實踐中去摸索。
真正去做一件泥塑作品,是從打稿開始的,這一步需要有很強的美術功底,需要把作品的所有細節都描繪出來。對于陳永剛來說,這就是他的優勢,自小喜歡繪畫的他,很容易將自己心中所想描繪出來。構圖完成后,就開始做骨架,用木頭或者鐵絲做出基本的作品骨架,比如人形或者建筑物的形狀?!肮羌苤皇瞧鹆艘粋€固定作用?!彼f,泥巴就“糊”在這樣的骨架上。
泥塑中最難的是“神態”。泥塑是立體的藝術,作品藝術水平的高低,全憑兩只手去捏,而神態是最難以捏出來的,這不僅需要高超的藝術手法,還需要掌握人體構造等醫學知識,這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手藝,而在此基礎上,還要給人物賦予“精氣神”,這更是難上加難?!皼]有捷徑,只能不斷地練習和總結?!标愑绖傂χf。
樸實泥土里的絢爛
除了這些抗疫作品,他還做了許多家園變化題材的作品,還有傳統文化中的人物形象。未來,他還計劃做一組展示生活變遷的作品?!拔沂菑暮T徇w來紅寺堡的,這些年生活的變化,值得用泥塑的方式記錄下來?!?/p>
他的計劃中,有過去農村的土房、土墻、土炕,也有土場、土路、土村莊。他始終認為泥塑是來源于土地的藝術,自新石器時代之后,中國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類??脊殴ぷ髡邚膬蓾h墓葬中發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所以泥塑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藝術,也是最為普通和平凡的,但同時又是有旺盛生命力的。這樣的藝術,就生根于泥土之中。
而過去的生活,就是根植于泥土之中,中國千百年來的村落里,有著最生動的場景和故事,泥土地上,有著最動人的旋律。這些,應該被記錄和流傳。
人民和土地的另一個故事,便是移民故事。陳永剛還記得剛來紅寺堡的情景,大片的沙包,肆虐的大風,還有一望無際的戈壁……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紅寺堡的移民,蹚出了一條寬闊的平坦大道,作為親歷者,他希望用自己的雙手,將這些變化捏出來,留下來,以后講給孩子們聽,給他們講述先輩人與土地的故事,奮斗的歷程。他想用泥塑告訴孩子們,最本色的泥土里,其實蘊藏著最絢爛的色彩。(記者 劉旭卓 文/圖)